一、胸痛中心建设: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随着国内外胸痛救治相关指南的不断更新,从关注D2B到D2W再到FMC,“节约总缺血时间”,仍然是贯穿中国胸痛中心建设的核心理念。
通过不断优化的院前急救、院内绿色通道流程,以及智慧胸痛中心信息化建设,实现以信息互联互通、数据自动采集、病例一键上报等质控功能,院内胸痛中心流程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建设水准。
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参与胸痛中心建设,目前累计2200家通过认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心电一张网:打通胸痛救治最后一公里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指出:2019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
据统计,80%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发生在院外。如何加强胸痛单元、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与互联协作,高危患者的院外随访管理,仍然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重点。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千县工程项目,各县级医院的五大医学诊断中心建设,尤其是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由原来的选答题变成了必答题。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的建设势必对于硬件设施、心电网络系统、以及人员配置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然而,我国心电图专业人才的匮乏以及基层心电图判读能力的不足,是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建设的最大痛点。往往体现在基层缺乏心电检查的意识与诊断能力,导致其面临着不敢做、不能做的尴尬局面,而上级医院缺乏专业人才,往往出现业务量小“养不起”人才,业务量大承接不住的困境。
心电人工智能,或将成为最终答案
2018年,美国FDA首次批准了首个AI,IDx-DR(一款用于检测成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工智能软件),标志着医疗领域正式步入人工智能时代。
目前我国有两家企业持有已获批的心电人工智能软件(NMPA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纳龙健康拥有首个三合一(静息、动态、实时动态)心电人工智能软件。其强大的深度学习和算法保证了各种危急心脏事件的判读敏感性与特异性,是经过严格验证的可靠助手。
以此延伸的八大临床功能,在多个方面满足临床心血管医生的工作需求。
在智慧胸痛心电一张网建设当中,CardioAI的STEMI预警以及分诊调度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基层或者上级医院的静息心电筛查,实时心电监测业务,当患者出现如ST段波形改变时,人工智能会第一时间做出预警提示并提高报告优先处理级别,再由后台值班医生确认并进一步处置。能在最大程度上节约STEMI患者的发病-救治时间。
智能监测与辅助诊断功能,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远程诊断监测中心的运作效率。CardioAI可以一天不间断24H在线,同步对多台设备进行实时监测,这是人工无法完成的工作。同时可根据每一份报告(静息、动态、实时动态)进行AI预判读,将异常波形进行归类与标记。有了AI,后台监测中心只需配置必要的值班医生,极大程度降低了远程诊断中心业务的人力成本,事半功倍。
十年一剑,未来已来
人工智能,作为二十一世纪前沿三大学科之一,在医疗领域不断发挥着价值。《深度学习平台发展报告(2022)》认为,伴随技术、产业、政策等各方环境成熟,人工智能已经跨过技术理论积累和工具平台构建的发力储备期,开始步入以规模应用与价值释放为目标的产业赋能黄金十年。
纳龙健康秉承着守护人类心脏健康的企业使命,凭借CardioAI的不断创新与深度学习能力,有信心未来成为心血管临床医务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可靠伙伴!
智慧胸痛中心建设与心电人工智能未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呈现何等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